8月3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印發《深圳市碳普惠管理辦法》,文件指出,碳普惠,是指為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等的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予一定價值,并建立起以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減碳項目開發主體和經個人委托的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可以作為碳普惠項目業主(以下簡稱項目業主)參與碳普惠項目審定及其減排量核證、備案、交易等活動。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自愿購買核證減排量實施碳中和,履行綠色低碳社會責任。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印發《深圳市碳普惠管理辦法》的通知
深環規〔2022〕5號
各有關單位:
為規范本市碳普惠管理,根據《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等相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我局制定了《深圳市碳普惠管理辦法》,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
2022年8月2日
深圳市碳普惠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規范本市碳普惠管理,根據《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碳普惠,是指為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等的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予一定價值,并建立起以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
第三條碳普惠管理應當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開透明、全民參與的基本原則。
第四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碳普惠管理相關工作,包括碳普惠專家庫建立、碳普惠方法學管理、碳普惠核證減排量(以下簡稱核證減排量)管理、碳積分兌換規則制定、碳普惠場景管理等。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在職責范圍內協助開展碳普惠管理工作。
第五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建立本市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并與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相銜接。
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是進行碳普惠項目審定及減排量核證、備案、簽發及相關管理活動的平臺。
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是進行核證減排量交易的平臺。
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和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的運營管理,組織開展核證減排量交易。
第六條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探索開發碳普惠應用程序,經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登記后,與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進行對接。
碳普惠應用程序是指依托信息化技術,通過數據采集,記錄并量化個人日常生活中減碳行為的減排量,并將根據兌換規則換算成的碳積分發放到相應個人用戶的程序。
個人可以按照自愿原則委托經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登記的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代理其參與減排量核證、備案、交易等活動。雙方應當簽署委托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第七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鼓勵引導減碳行為的政策措施與市場機制,推動全市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第八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建立碳普惠專家庫。碳普惠專家負責碳普惠方法學、碳普惠項目審定和減排量核證、碳普惠場景等的技術評估工作。專家評估結果作為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決策的重要參考。
第九條培育發展相關社會組織,鼓勵支持社會組織為碳普惠管理提供政策建議和技術支持、宣傳和普及碳普惠理念、推動碳普惠機制創新。
第十條探索與國內其他省市和粵港澳地區建立碳普惠跨區域合作、共建與聯通機制。
第二章碳普惠方法學管理
第十一條本辦法所稱碳普惠方法學,是指用于計算特定領域的碳排放基準線和減排量的方法規則。
第十二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將具有廣泛基礎和數據支撐、充分體現生態公益價值的減碳行為領域開發形成碳普惠方法學,并組織相關領域碳普惠專家開展技術評估,結合技術評估意見,對符合條件的碳普惠方法學予以公布。
第十三條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結合自身優勢領域開發碳普惠方法學,并向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備案。碳普惠方法學備案申請材料包括備案申請表、碳普惠方法學文本及編制說明等。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收到備案申請后,對申請材料完備的,應當在碳普惠專家庫中抽取相關領域專家開展技術評估,并結合技術評估意見,對符合條件的碳普惠方法學予以備案并公布。
第三章核證減排量管理
第十四條本辦法所稱核證減排量,是指按照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公布的碳普惠方法學計算,并經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證備案的減排量。核證減排量的最小單位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第十五條減碳項目開發主體和經個人委托的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可以作為碳普惠項目業主(以下簡稱項目業主)參與碳普惠項目審定及其減排量核證、備案、交易等活動。
第十六條項目業主向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核證減排量前,應當將項目情況、利益分配等關鍵信息向利益相關方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個工作日。
項目業主向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核證減排量的,應當承諾不重復申報國內外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綠色電力交易和綠色電力證書項目,并提交深圳市碳普惠項目及減排量申報表。
第十七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收到申報后,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能力的第三方核查機構提供碳普惠項目審定及其減排量核證服務。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碳普惠專家對第三方核查機構出具的碳普惠項目審定及其減排量核證結果進行技術評估,符合規定要求的予以備案,公布碳普惠項目,并將其核證減排量通過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發放至項目業主賬戶中。
第十八條核證減排量可以通過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進行交易,交易按照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相關規定執行。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確定并公布當年度可用于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履約抵銷的核證減排量范圍、總量等。
第十九條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自愿購買核證減排量實施碳中和,履行綠色低碳社會責任。
對于自愿購買核證減排量實施碳中和的,應當通過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提交自愿實施碳中和申請。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對經審核已用于碳中和的核證減排量予以注銷,并向已經實施碳中和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發放碳中和證明。
第四章碳積分管理
第二十條碳積分是個人參加碳普惠獲得的回饋權益,積分值由個人減碳行為依據碳普惠方法學計算的碳普惠減排量按照一定兌換規則進行換算而來。
碳積分兌換規則由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條經個人委托的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可以向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報送該個人用戶減排量。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根據碳積分兌換規則計算并記錄相應的碳積分,并通過碳普惠應用程序發放至個人用戶。
第二十二條個人用戶持有的碳積分有效期最長不超過10年。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不得擅自將用戶賬戶中的碳積分轉移或注銷。
第二十三條個人用戶可使用持有的碳積分在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商城或其對應注冊的碳普惠應用程序商城中換取碳普惠商品及服務。
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應當將已使用的碳積分信息匯總至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并通過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予以注銷。
碳積分不具有貨幣屬性,不得轉讓、交易。
第二十四條鼓勵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制定碳積分商業激勵機制,向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商城提供碳普惠商品或服務,提高碳普惠力度。
第五章碳普惠場景管理
第二十五條碳普惠場景是指可以為個人提供并記錄減碳行為的經營場所、公共場所、公共機構等。
第二十六條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作為運營主體,依據碳普惠場景創建指引,將經營場所、公共場所、公共機構等打造成為碳普惠場景,探索建立對碳普惠場景內消費者的激勵與獎勵機制。
第二十七條運營主體可以向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創建碳普惠場景。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收到創建申請后,應當組織碳普惠專家開展技術評估。符合條件的,授予碳普惠場景標識并予以公布。
碳普惠場景創建指引等相關制度由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條已納入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的碳普惠場景的運營主體應當配合做好數據處理工作,保障減碳行為數據信息安全。
第六章監督與管理
第二十九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在政府網站、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上,及時向社會公布碳普惠專家庫名單、碳普惠方法學清單、碳普惠項目及其核證減排量備案、碳普惠場景清單等信息。
第三十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對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進行監督檢查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數據安全風險。
第三十一條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存在違規處理減碳行為數據、泄漏用戶相關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從事碳普惠核證減排量核查的第三方核查機構存在出具虛假不實的碳普惠項目審定報告或碳普惠核證減排量核證報告,或者擅自使用或公布用戶商業機密或信息等行為的,依法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 則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2022年8月18日起實施,有效期為5年。
關于《深圳市碳普惠管理辦法》的政策解讀
2021年11月1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隨著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需要規范深圳碳普惠體系的建設運行和監督管理。為此,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于近日印發了《深圳市碳普惠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一)問:《管理辦法》出臺的意義是什么?
答:一是作為構建深圳碳普惠體系的制度保障。2021年3月正式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提出“完善碳普惠制度”。2021年9月正式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提出“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碳普惠機制,推動建立本市碳普惠服務平臺”。2021年11月正式實施的《工作方案》提出“制定深圳碳普惠管理辦法,界定參與主體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完善管理流程和制度規范”。二是作為規范綠色低碳行為的必要基礎。通過規范減碳行為所產生減排量的管理流程和使用規則,確保低碳場景全覆蓋、減碳行為可量化、碳普惠核證減排量消納場景豐富、碳普惠應用程序高效先進以及普惠全民的機制具有市場化和可持續性。
(二)問:《管理辦法》主要管理思路是什么?
答:一是明確立法目的、術語定義和各類主體的管理原則,明確本管理辦法的基本原則,確定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明確監督管理的范圍和主體;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圍繞碳普惠方法學管理、核證減排量管理、碳積分管理、碳普惠場景管理等方面,制定完善的規范流程和要求;三是確立參與主體的管理要求,確定個人、減碳項目開發主體、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碳普惠場景運營機構、第三方核查機構、交易機構等不同主體參與深圳碳普惠體系的管理要求;四是依托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開展管理工作,確定碳普惠專家庫、碳普惠方法學、核證減排量、碳積分、碳普惠場景等碳普惠體系主要內容的線上平臺化管理,建立與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的互聯互通,提供相關政策信息披露與推廣宣傳等功能。
(三)問:《管理辦法》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
1.總則。說明了《管理辦法》制定的目的和依據,碳普惠定義,并規定了市生態環境局工作職責,厘清了各類主體參與碳普惠的方式與要求。
2.碳普惠方法學管理。規定了本市碳普惠方法學的主要定義,明確了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作為主體開發本市碳普惠方法學的全流程要求。主管部門應組織碳普惠專家開展技術評估,并對方法學進行備案與公布。由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主體開發的方法學還需要向主管部門提出備案申請。
3.核證減排量管理流程。規定了本市核證減排量的定義和單位,明確了碳普惠項目業主包括減碳項目開發主體和經個人委托的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規定了項目業主申報的碳普惠項目及減排量應按照要求進行公示,并符合未重復申請國內外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綠色電力交易和綠色電力證書項目的要求。厘清了碳普惠項目審定及其減排量核證的主要流程,主管部門收到項目業主申報后,委托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審定、核證,并組織碳普惠專家對結果進行技術評估。對于符合條件的碳普惠項目進行備案、公布,并簽發核證減排量。明確了核證減排量的交易方式,核證減排量可以按照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相關規定,通過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對于可用于深圳碳市場履約抵銷的,由主管部門確定并公布當年度可用的范圍、總量等;同時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深圳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自愿購買核證減排量實施碳中和。
4.碳積分管理流程。明確了碳積分的產生方式、持有期限、權益屬性等,規范了碳積分的生成、發放、持有、使用和注銷等流程。碳積分全過程管理將通過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進行,同時鼓勵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制定碳積分商業激勵機制,提高碳普惠力度。
5.碳普惠場景管理。明確了碳普惠場景的定義,以及主管部門將制定碳普惠創建指引,創建流程包括提交申請、技術評估、公布。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依據碳普惠場景創建指引打造碳普惠場景,并做好數據安全保障工作。
(四)問:《管理辦法》如何有效監管?
答:一是建立信息披露機制,主管部門將通過政府網站、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及時向社會公布碳普惠專家庫名單、碳普惠方法學清單、碳普惠項目及其核證減排量備案、碳普惠場景清單等信息;二是識別風險并有效防范,主管部門將組織對碳普惠統一管理平臺進行監督檢查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數據安全風險;三是明確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碳普惠應用程序運營機構、第三方核查機構存在違規處理減碳行為數據、泄漏用戶相關信息、出具虛假不實報告等行為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追究刑事責任。
(五)問:《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時間?
答:《管理辦法》將于2022年8月18日起實施。
|